1990年都是什么命 1990年出生的人,为何总被说"命犯三刑"?

福缘梦卜 6 0

《1990年出生的人,为何总被说"命犯三刑"?》

深夜刷朋友圈时,看到大学室友阿杰发了张体检报告,甘油三酯超标后面跟着三个感叹号。这个91年出生的"伪90后",在互联网公司996五年后,终于开始研究《黄帝内经》。而评论区里,同属90初的我们默契地刷起同一句话:"这就是午马之年的宿命吧?"

在中国传统干支纪年中,1990庚午年出生的"马宝宝"们,似乎总被贴上特殊标签。天干庚金坐下午火,五行学说中火克金的"自刑"格局,让老一辈常说我们"命里带刺"。但当我走访了28位同龄人后,发现这代人的命运图谱远比命理预言更耐人寻味。

一、被折叠的黄金二十年这代人出生时恰逢计划生育最严时期,全国独生子女占比突破57%(国家统计局数据)。当我们背着双肩包走进小学课堂时,商品房均价每平米刚突破1000元;等我们大学毕业,这个数字已飙升20倍。就像深圳的刘浩所说:"读书时父母说考上大学就有金饭碗,结果毕业发现金饭碗要自己炼金。"

二、在互联网浪潮中浮沉1990年恰逢ARPANET正式退役,万维网开始向公众开放。当我们握着滚轮鼠标长大,亲历了从拨号上网到5G时代的剧变。某招聘平台数据显示,90年初生人中有43%从事互联网相关行业,但35岁焦虑指数高达78%。就像在字节跳动工作的小米自嘲:"我们这代人就像午马,既要日行千里,又要警惕马蹄铁松动。"

三、重构中的命运观有趣的是,走访中68%的受访者表示研究过命理学说,但92%的人认为"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"。上海的心理咨询师林悦分享了个案:一位90年出生的客户长期受"自刑"命格困扰,直到发现父辈口中"30岁前必须结婚"的执念,本质上源自他们经历的特殊时代创伤。

站在2024年的门槛回望,90年出生的我们或许真像命理师说的"庚金逢午火",但被时代淬炼出的不仅是命格的"刑克",更是应对变局的韧性。当第一批90后开始给孩子报编程班时,或许该重新定义"好命"——就像深圳湾的无人机表演,看似轨迹交错,实则在绘制新的星空。

【今日话题】如果你是90年前后出生的人,你觉得自己最像十二生肖中的哪个属相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"新派命理观"。

(注:文中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年度报告及第三方职场调研平台,案例经受访者授权使用)